从传统资产到比特币:Trunity 六月投资研讨会要点


张莫娜、蒋蕾博士

2025年6月13日

开放与宏观背景:从货币扭曲到资产重新定价


2025年6月13日晚,Trunity Partners举办了一场以比特币为主题的私人线上研讨会,由管理合伙人张梦娜和特邀演讲嘉宾蒋磊博士共同主持。在这场近两小时的讨论中,演讲嘉宾并未试图将比特币神化,而是将其置于全球资产配置的更广阔现实中——通过探讨宏观货币结构、金融体系脆弱性、比特币的技术和资产层面属性及其走向机构化的道路,构建了一个适合高净值投资者的框架。


会议以张女士的致辞拉开帷幕。她强调,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并非建议将资产配置“全押”于任何单一资产类别。相反,其目的是强调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场全球资产重新定价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传统资产(股票、房地产和债券)的角色正在被重塑,而比特币正稳步从一种边缘投机工具转向一个新的类别:可配置资产。



莫纳指出,当今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紧张局势并非仅仅在于通货膨胀或地缘政治冲突,而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双重约束”结构:极高的债务水平和对杠杆的深度依赖。这种结构的结果是,当面临经济放缓或流动性压力时,各国央行几乎别无选择,只能扩大资产负债表以注入货币支持。虽然这通常被称为“印钞”,但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将央行定位为最后贷款人来防止系统性流动性崩溃。


在这样的环境下,资产管理的本质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投资者不再仅仅关注收益率——他们正在重新审视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我的资产在哪里才能真正保值?比特币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并非因为它能提供高额的短期回报,而是因为它的存在本身——作为一种独立于传统体系并受内生规则支配的资产——构成了对冲当今金融体系架构的一种手段。


Mona的介绍奠定了整个研讨会的基调:比特币并非孤立的、奇特的资产。相反,它正在成为全球资产配置格局中一个合法化、制度化且可比的新成员。



比特币的本质:从账本架构到共识网络

(蒋雷博士报告摘要)


在深入探讨比特币的技术复杂性之前,蒋磊博士首先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如何储存财富?”

他强调,财富并非抽象的——它必须依附于一种可以记录、转移和保存的媒介。从古老的贝壳和纸币到现代的银行账户和数字证书,人类不断演变着财富的承载方式。他认为,比特币代表着首次运用去中心化技术对这种“财富载体”进行全面的重塑。

“我们希望今天所做的工作被记录下来,并且这份记录在明天、明年、十年后仍然有效。这就是财富储存的本质。”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首先是一个全球共享的账本系统,它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机构,却又具备财富载体的基本功能:记录、防篡改、可验证、可自由转移。江博士强调,比特币不应被简单地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而应是对货币底层逻辑的重新定义。

他进一步解释说,比特币的核心是由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组成的:账本(Ledger)、点对点网络(Peer-to-Peer Network)、共识规则(Consensus Rules)和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of-Work)。他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了如下解读:



1. 账本架构:清晰的所有权记录


江博士用“保险箱”的比喻来解释比特币的账户模型。每个地址就像一个保险箱,拥有唯一的序列号和对应的密钥(私钥)。拥有密钥就意味着拥有控制权。因此,一笔交易就像把一枚硬币从一个保险箱存入另一个保险箱。这个过程不需要第三方介入——只要符合网络的共识规则,就是有效的。

这种结构消除了伪造和双重支付的风险,并构成了比特币反欺诈机制的基础。



2. 区块链结构:时序性和不变性


比特币交易并不是分散的,而是被捆绑在“区块”中。每个区块包含数千笔交易,并按顺序链接到其前身,形成“区块链”。


蒋博士强调,这种结构的核心意义在于它能够确保时间顺序和防篡改。每条记录都由前一个区块支撑,从而创建一个透明且可验证的账本。



3. 点对点网络:一个有弹性的去中心化系统


比特币网络由全球数万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存储着完整的账本副本,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参与,没有中央服务器。


姜博士强调,这种架构不仅具有抗审查和容错能力,还对传统银行模式构成了根本性挑战。在传统银行模式中,只有少数人才能写入账本。而在比特币中,写入权是开放竞争的。



4.共识机制:去中心化如何协调协议


这么多节点维护着账本副本,如何就哪个版本有效达成共识?蒋博士详细阐述了工作量证明机制。


矿工们竞相解决数学难题。最先解决难题的人将获得写入下一个区块的权利。虽然耗能巨大,但这种对物理资源消耗的需求确保了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这种特权不是基于身份或地位授予的,而是由计算工作量和资源投入决定的。这本质上是一场去中心化的竞争。”



5. 量子计算与安全:比特币的进化韧性


在问答环节中,一位与会者提出了一个担忧:量子计算是否会使比特币的加密技术过时?

江博士回应道:“一旦量子计算成熟,它不仅会威胁比特币,还会影响整个互联网安全、银行和通信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公钥加密。”


他强调,比特币是一种开源协议,可以升级。如果当前的加密方案遭到破坏,社区可以通过协议更新实施抗量子替代方案。他将其比作人体细胞的不断再生:只要2100万的供应上限和出块间隔等核心参数保持不变,系统就能保持其身份。


江博士总结道,比特币的安全性并不依赖于坚不可摧的代码,而是依赖于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适应和完整的治理过程。



宏观视角下的比特币:结构性货币贬值时代的替代方案

(张女士发言摘要)


继蒋雷博士从技术角度讲解了比特币的架构之后,Mona将讨论转向更广泛的宏观经济背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金融专业人士将注意力转向比特币?


她指出,当今的经济环境由两个关键的结构性特征所定义:高债务水平和无限的货币宽松。这并非某个国家的局部异常现象,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性现象。莫娜用金融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趋势:


“条条大路通美元贬值。”换句话说,无论采取什么政策路径,结果都将是货币贬值。



政府债务失控:印钞是唯一选择


莫纳强调,许多政府,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政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挑战。大多数政府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长期存在赤字,债务负担不断加重。无论政府推行左倾支出政策还是右倾减税政策,最终的负担都落在央行身上,央行不得不通过发行货币来填补缺口。

这种结构性困境意味着未来十年将由货币扩张驱动的经济周期塑造。其结果是:货币持续贬值。



资产配置策略:比特币、黄金和优质股票三管齐下


在此背景下,Mona 提出了针对高净值投资者的策略:由黄金、比特币和优质股票组成的三角对冲法币稀释策略。


  • 黄金是经过千年考验的价值储存手段,在极端事件或对法定货币的系统性不信任时期,它充当着“最后的金库”的角色。
  • 优质股票代表着生产性资产。拥有全球定价权、强大护城河和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可以转嫁通胀成本并保持利润率。
  • 比特币由于其程序化的稀缺性以及不受中心化发行机构影响的特性,具有系统性对冲功能,尤其适用于跨周期、跨境的财富配置。


“如果我们要在未来十年内保留家庭财富,那么对这三类资产的协调配置至关重要。”

虽然比特币的波动性比其他两种货币更大,但莫娜强调,其不可稀释的供应量和抗审查性赋予了它独特的价值。它不依赖于交易对手信用或国家法律体系,并且本质上与数字时代的资产流通兼容。



比特币为何被机构纳入全球投资组合


Mona 总结道,全球基于法币的金融体系正日益脆弱。由于政策灵活性有限、风险事件频发以及信贷体系捉襟见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寻求“保险对冲”来规避系统性货币风险。比特币、黄金和顶级企业股票构成了这一对冲逻辑的三大支柱。



比特币的分配趋势和监管格局

(Mona Zhang 发言续)


从边缘到框架:比特币进入机构领域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比特币被广泛视为一种投机性资产——波动性极高、不受监管且风险较高。但莫娜指出,这种看法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


“比特币正在从一种散户投机工具演变为一种机构配置工具。”


她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这些投资工具现在允许传统投资者(包括养老基金、家族理财室和主权财富基金)获得受监管且透明的比特币投资。此举赋予了比特币在资产配置领域的合法性。


根据 CoinShares 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5 月,全球比特币 ETF 持有超过 100 万枚 BTC,占总供应量的近 5%。Mona 强调,这种实物托管与监管整合的结合,正在将比特币从一种“哲学共识”转变为一种“资本共识”。



谁已经分配?


Mona 分享了一些已经将比特币纳入其资产负债表或战略投资组合的公司和投资者的例子:


  • 公司持有量:MicroStrategy:~560,000 BTC Tesla:>10,000 BTC Block Inc.(前身为 Square)
  • 著名投资者的认可:保罗·都铎·琼斯 (Paul Tudor Jones):将比特币视为对冲法定货币贬值的工具;斯坦利·德鲁肯米勒 (Stanley Druckenmiller):承认比特币是“价值存储的竞争者”;雷·达利奥 (Ray Dalio):虽然谨慎,但承认其在投资组合多元化中的价值;凯西·伍德 (Cathie Wood)(ARK Invest)、迈克尔·塞勒 (Michael Saylor)(MicroStrategy 创始人):杰出的倡导者


莫娜总结说,这些认可不仅仅反映个人观点,还标志着一种思维方式的兴起:在结构性货币贬值的时代,投资者需要不对称资产保险。



监管态度正从敌视转向整合


研讨会期间,莫娜还谈到了美国最新的监管信号。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代理主席卡罗琳·范(Caroline Pham)表示,她的观点有所转变。


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下,比特币如今被视为“美国可以引领的战略技术”之一。她表示,监管重点将优先于防范欺诈,而非对抗加密资产本身。

Pham 表示:“我们希望将加密货币‘Uber 化’。”这意味着,当一项技术得到大规模采用时,监管不能压制它,而必须引导它进行整合。


这一立场与欧洲和香港近期的趋势相符,这些地区正在形成更清晰的监管框架。Mona 总结道,监管清晰度、技术稳定性和机构资本的融合,正在推动比特币从边缘走向主流。



从钱包到风险管理:比特币投资的实用方法

(江雷博士致辞)


在讲解了比特币的账本结构和安全逻辑之后,蒋磊博士又回到了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购买比特币呢?”


他避免讨论市场趋势或鼓励投机。相反,他以技术专家的身份,清晰务实地分析了如何将比特币纳入散户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1.多路访问信道


蒋博士指出,如今的比特币已不再是2011年互联网论坛上的小众新奇事物。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拥有系统性基础设施和多样化获取渠道的稳健金融资产:


  • “加拿大的朋友可以使用 Bitbuy 或 Wealthsimple;在美国,Coinbase 和 Kraken 被广泛采用;在香港,Hashkey 提供了合规的入口点。”
  • “ETF 是一种更适合初学者的途径,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传统经纪渠道的人来说。”他特别强调了 IBIT(贝莱德)和 ARKB(Ark Invest)的流动性和费用优势。



2. 自我监护的核心概念


他强调了一个核心原则:


“不是你的钥匙,也不是你的硬币。”


他说,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价值取向的红线。“把比特币存放在交易所就像把金条放在别人的金库里——而钥匙掌握在他们手里,”他解释道。真正的所有权意味着掌控自己的私钥。


蒋博士介绍了几种托管方案,包括软件钱包、硬件钱包以及多重签名设置。他还简要讲解了钱包系统的技术支柱——BIP39助记词和BIP44分层路径等关键标准。



3. 风险意识和运营边界


他在演讲的最后列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警告——市场波动、技术风险、监管不确定性。他的语气平静,并非危言耸听,但每一条都具体可行。



Trunity 的投资视角:比特币在投资组合策略中的定位

(张女士发言)


继江博士的技术概述之后,莫娜将讨论的焦点重新转移到投资者的角度:“如果您关心保护家庭财富,那么今天应该如何评价比特币?”



1. 不断发展的研究框架


Mona介绍了Trunity对比特币的分析方法,强调不是进行简单的宏观判断,而是从结构上评估比特币的资产属性。


她分享了团队正在进行的研究中使用的几种工具:


  • 用于跟踪钱包行为和交易结构的链上数据;
  • 机构参与,例如 ETF 流动和新上市比特币资金公司的更新;
  • 跨资产相关性分析,包括黄金、科技股和债券——始终与宏观经济背景相关;
  • 政策跟踪,包括 CFTC、SEC、州级立法和国际监管框架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关于是否增持或减持比特币的问题,而是要建立一个类似于传统宏观的认知框架

分配模型。”



2. 三种资产对冲法币贬值


她提出了一个投资者容易理解的配置:


我们正处于全球同步的法定货币稀释周期。任何寻求保值的人都必须构建一个旨在抵御货币侵蚀的投资组合。

她建议的框架涉及三个维度:


  • 黄金——千百年来的信任之锚;
  • 比特币——一种编码货币体系;
  • 优质股票——具有高护城河和增长潜力的生产性资产。


“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数字的;一个是旧的,一个是新的;一个是为了增长,一个是为了稳定——它们共同构成了法定体系之外的财富锚点。”

莫娜总结道:

比特币不是唯一的答案。但在历史的这一刻,它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再忽视的答案。



关键焦点:比特币能否在量子计算的兴起中生存下来?


观众问答——科技和媒体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问答环节中,一位与会者提出了一个近年来在媒体和技术论坛上广泛流传的问题:

如果量子计算取得重大进展,它难道不能破解比特币的私钥吗?我持有的比特币有一天会变得一文不值吗?


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它触及了比特币安全的基础——私钥是否会被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破解。


蒋雷博士的回应:在技术进化的背景下升级生命系统

蒋博士给出了务实且有层次的解答:



1. 量子计算距离实际部署还很远


目前的讨论大多基于理论模型。真正能够破解椭圆曲线加密(比特币目前使用的算法)的量子计算机,距离实现工程可行性至少还需要十年。



2. 如果量子计算变得可行,比特币并不是唯一受到影响的


银行系统、军事通信、政府机密、在线支付……任何使用加密技术的东西都会受到影响。比特币只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一小部分。



3. 比特币是软件——可以升级


“最重要的是,比特币是一种协议。如果社区达成共识,它可以通过网络升级采用抗量子加密算法。”


蒋博士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


想想人体。你的皮肤细胞每隔几天更新一次,骨细胞每七年更新一次。七年后,你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被替换了——但你仍然是你。


互联网、浏览器、移动操作系统——它们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但它们的身份和功能始终如一。比特币也不会改变。



Mona Zhang 的附录:区分量子恐慌与现实


从信息环境的角度来看,Mona 补充了一条重要提醒:


最近,我们看到许多与量子计算相关的融资公告,有些项目使用‘比特币将被颠覆’之类的说法来吸引注意力。我们必须区分科学进步和市场炒作。


她指出,2017 年和 2020 年也出现过类似的“量子恐慌周期”,但每次最终都被揭穿为过早的危言耸听。



Adam Back 的技术澄清:是的,比特币可以抗量子


Mona 还分享了资深密码学家 Adam Back 的一条推文,他也是比特币白皮书中唯一被中本聪直接引用的人。在推文中,他公开讨论了量子威胁:


  • 几种抗量子签名算法(例如 SLH-DSA、XMSS)正在为比特币积极开发;
  • 如果量子突破得以实现,该协议可以顺利升级;
  • “大多数人担心突然发生的量子攻击会抹去所有人的货币——但实际上,系统的反应速度比威胁出现的速度更快。”


底线:量子≠比特币的终结


“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算法是否足够先进,而是比特币的治理流程是否仍然健康。”


这是江博士的最后总结。比特币最大的挑战从来不是它的代码,而是它的共识。


只要其开源治理流程保持透明、参与性和适应性,任何安全威胁都可以通过工程解决方案来解决。

 

技术补充:理解 Adam Back 的抗量子方案 – SLH-DSA

为了帮助没有技术背景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抗量子升级的可行性和安全基础,这里是对 Adam Back 关于 SLH-DSA(比特币最有前途的量子安全签名方案之一)的推文的细分。



📌 什么是 SLH-DSA?

  • 全名:无状态基于哈希的数字签名算法
  • 设计:基于加密哈希函数,无需持久内存进行签名排序
  • 优点:由于其“无状态”特性,非常适合大规模部署
  • 状态:被认为是最成熟的抗量子签名候选者之一,目前正在接受 NIST 标准化(FIPS 205 草案)


🧠 Adam Back 推文解析



1.签名方案评估


FIPS 205:SLH-DSA。在我看来,这是目前最佳的 PQ 安全签名候选方案。签名大小有点大,但如果我们想阻止过早出现的量子 FUD……”


解释:


  • SLH-DSA是当今领先的后量子(PQ)数字签名算法;
  • 虽然签名的尺寸较大,但为了更强的安全性,这是一个合理的权衡;
  • “FUD”(恐惧、不确定、怀疑)指的是人们对量子威胁普遍存在但往往毫无根据的恐慌。



2. Taproot 与签名集成


“使用 Schnorr taproot 和 SLH-DSA tapleaf 创建新的地址格式...”


解释:


  • Taproot(2021年在比特币中激活)支持在简化的公钥中隐藏复杂的逻辑;
  • SLH-DSA 可以作为“tapleaf”嵌入 Taproot 中,仅在需要时显示出来;
  • 这种设计为比特币提供了未来保障,使抗量子升级具有向后兼容性。



3. 聚合以实现可扩展性


“未来工作:使用 STARK 签名聚合 SLH-DSA。”


解释:

  • STARK(可扩展透明知识论证)是先进的零知识证明系统;
  • 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将许多 SLH-DSA 签名聚合成一个可验证的证明,从而降低区块链存储成本并提高效率。



🔒 为什么 SLH-DSA 被认为是安全的


  1. 基于哈希的安全性与依赖于离散对数问题的 ECDSA(当今使用)不同,SLH-DSA 使用哈希函数,由于缺乏针对暴力攻击的量子加速,因此仍然具有抗量子性。
  2. 它植根于经过验证的密码学,以 NIST 选定的后量子决赛入围者 SPHINCS 为基础,并继承了 1980 年代 Winternitz 和 Lamport 签名结构的稳健性。
  3. 保守的设计理念优先考虑可审计性、简单性和避免未经测试的数学,确保操作可靠性。


✳️ 最后的想法:比特币的量子升级“后门”已经到位


得益于 Taproot 等前瞻性设计,可以在不改变比特币发行逻辑或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引入 SLH-DSA 等提议算法。


“比特币的量子抗性并不是推测性的——它是一个已经在进行的工程过程。”


嘉宾简介 | 蒋雷博士


  • 经济学本科 | 计算机科学博士
  • 量化系统架构师 | 比特币研究员


姜博士拥有北美经济学学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曾担任量化系统架构师及量化基金合伙人,专注于系统化策略和金融建模。他是一位跨学科的思想家,对东西方文化融合有着浓厚的兴趣。


自2017年以来,蒋博士一直以研究为导向,持续关注比特币协议。他的教学风格将编程逻辑与货币哲学相结合,使非技术投资者也能理解复杂的区块链概念。


他撰写过《比特币入门》、《美丽新世界》和《论加密代币》等多篇文章。他最近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数字-能量-物质”三元组重构价值。蒋博士是Trunity“21世纪储备资产”系列研讨会的首席技术发言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和教育之用,不构成财务、投资、法律或税务建议。文中表达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并不一定反映Trunity Partners Ltd.或其关联公司的观点。任何对特定资产、历史事件或个人的提及均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对未来表现的认可或预测。读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自行进行尽职调查或咨询持牌顾问。